联合国人口预测 70年后我国只剩6亿人?
2024年年末,我国全国人口为140828万人,比上年末减少了139万人,这已经是我国人口总量连续第3年下降。有专家认为,受育龄妇女人口下降和生育意愿低迷的影响,我国人口负增长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。
2024年联合国发布了新一期世界人口展望,在数据预测多种不同的生育率假设对人口的影响。那么未来,中国会有多少人口?
文 | Seni 图 | 四象设计部
联合国根据人口变化趋势将全球国家分为三类,分别是2024年人口已达峰值、2025-2054年之间达到峰值,和持续增长至2054年。我国与日本、韩国、德国、西班牙、意大利、乌拉圭等63国属于第一类国家。在不同的人口影响因素模型中,未来我国人口可能会持续下降,到本世纪末,人口数量可能降至6.3亿左右。
人口下降的背后是我国人口结构变化因素的影响。1949年以来,我国一共经历过3次人口高增长阶段(1949-1957年,1962-1970年,1981-1990年),根据国家统计局分析,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,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完善,20世纪80年代的高生育率得到控制并持续下降。年均净增人口从80年代巅峰期的平均每年超1500万人逐渐下降,2000年年净增人口已低于1000万。
2022年,我国的死亡人口首次超过出生人口,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生育高峰期的人口数量萎缩,育龄妇女持续减少,据统计2022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相比2021年减少近500万人。加上生育观念变化等因素的影响,共同使得生育水平走低。
2024年我国出生人口比上一年虽有所回升,但专家认为这其中疫情推迟部分家庭生育计划和生肖偏好的影响,未来在育龄妇女减少和生育意愿低迷的裹挟下,我国人口将呈现负增长的长期态势。
评论